|
耐火浇注料是以散装混合料的形式供货,运送到现场后,经施工工人在现场加水搅拌使用。这类耐火材料主要用于窑炉内衬的砌筑和旧衬过程蚀损部位的修补使用,通常情况下,是以浇注振动的形式进行筑衬施工。施工体就地养生、硬化、脱模烘干,然后交付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耐火浇注料的使用强度下降,则应按照以下几点分析导致强度下降的原因。 一:耐火浇注料用水量不合适导致强度下降 通过向耐火浇注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将干粉料和适当的水混合制成耐火浇注料—水体系浆体(糊状)以后即可进行施工(浇注)。耐火浇注料浆体的施工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其流动性(有时也包括触变性)。可见,水也是耐火浇注料中的关键结合剂,(它在耐火浇注料的浇注过程中起到媒介作用)可保证耐火浇注料浆体具有一定的触变性和流动性(施工性能),而硬化以后又能获得致密的浇注构体或者衬体,使之具有较好的结合性能和机械强度等。不过,为了获得较佳的耐火浇注构件或者衬体,其用水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增加用水量(整体)会导致骨料同粉料分离沉积,使耐火浇注构件或者(整体)衬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大量水分在逸出时产生较多的孔隙(气孔),从而会导致其结构疏松,性能下降,以及烧成后一些重要性能,如强度降低,抗侵蚀性下降等。 二:耐火浇注料混合及混合机理不恰当
耐火浇注料的混合历程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混合时由于细粒子形成的团聚体,因范德华效应的增强和粒子尺寸的减少产生的毛细管力的作用而变得更强。因此,混合过程中必须克服这些力,才能破坏团聚力使对应的耐火浇注料浆体均化。 三:耐火浇注料体的干燥 耐火浇注料的施工体(内衬)硬化后需要经过干燥排除其内部的水分才能交付使用。无水泥全铝质耐火浇注料体在110℃干燥过程中,因水排出引起的质量减少与时间的差异。其结果会导致材料的显气孔增大,透气性(渗透性)上升。理论上认为不同材质的耐火浇注料可能产生不同的气孔率,但实验结果却表明,以相同的用水量调制的不同材质耐火浇注料干燥后却具有相近的显气孔率和开口气孔,亦会降低耐火浇注体的干燥速度。 耐火浇注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干燥和加热条件的适当选择。对于高铝浇注料的干燥和加热,由于浇注料中含有大量水分如自由水和水化水,它们在100~550℃之间放出。在加热初期自由水先排出,然后是水化产物。为了成功低对耐火浇注料进行施工必须保持以下条件:
上一篇钢厂铁钩料是浇注料吗?下一篇熔铝炉专用不粘铝浇注料 |